京东、阿里、拼多多三季报显示,下沉市场成发力重点——大型电商平台向下挖潜
日前,JD.COM、阿里巴巴、拼多多三大领先电商已经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复苏的影响下,三家电商平台营业收入增长乏力,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但活跃用户仍呈上升趋势。同时,各家进一步布局新市场,激发潜在消费动力。
业绩增速放缓。
从三个头部电商的财报来看,与以往成绩不同的是,虽然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全部增长,但同比增速较前两个季度有所放缓。其中,京东营收2187亿元,为三者之最,同比增长25.5%;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215.1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处于领先地位。
净利润方面,两极分化明显。拼多多吸金能力最强,三季度净利润16.4亿元,已连续两个季度盈利。另外两家公司净利润下滑明显。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认为,当地疫情对消费有一定影响。同时,在合规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各电商平台也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新业务投入,导致利润下滑。
网络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部网络零售部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第三季度是“618”和“双11”之间的网购淡季,阿里巴巴、JD.COM、拼多多等公司业绩阶段性放缓也在意料之中。
“具体来说,阿里延续了以利润换增长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对一淘、社区商业平台等业务的投入。JD.COM在新业务拓展、物流建设、下沉营销等方面继续加码。这些长期投资需要时间才能看到效益。拼多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商业模式进一步得到认可。”莫青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的消费市场已经呈现出复苏趋势。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9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比8月份加快2.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外经贸司统计师沈表示,下一阶段,随着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以及消费政策的推动,消费市场有望继续稳步复苏。
此外,三季报还显示,三家电商用户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拥有9.53亿消费者,单季度净增4100万。在过去的12个月中,JD.COM的活跃买家数量达到5.52亿,单季度净增2030万,比去年同期净增1.1亿。拼多多第三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7.415亿,同比增长15%。
“从长期来看,居民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仍有待挖掘。”吴琦认为,电子商务可以优化供给,促进需求,畅通连接,从而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市场。
激发下沉的市场动能
相对于几近饱和的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成为很多电商的重点。
作为阿里在下沉市场的主力,淘客已经成为其增长最快的业务。截至2021年9月底的前12个月,淘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2.4亿,第三季度净增5000多万。来自下沉市场的新增消费者比例持续增加,这是一淘今年连续第三个季度用户增加超过4000万。
业内人士表示,下沉市场是电商平台竞争的新战场。商业生态完整的电商将逐渐显示出竞争优势。供应链整合能力和仓储物流能力也将成为电商进一步挖掘下沉市场潜在消费力的重要能力。
从以下沉市场为主的拼多多来看,加大在R&D的投入成为其主要方向。财报显示,拼多多第三季度营销费用下降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同时,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三季度再创新高,达到24.224亿元,同比增长34%。
莫青认为,“烧钱”一度成为拼多多的标签,但现在,拼多多大幅削减了营销费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成为其第二个增长点。“在头部电商平台的带动下,农村电商将加速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市场规模达数万亿元的‘数字农业’,电子商务的机会很多。”
JD.COM在三季报中并没有直接展示其在下沉市场的成绩,但是从JD.COM“双11”期间的销售数据也可以看出下沉市场的重要性。据了解,“双11”期间,在JD.COM平台上,农村消费市场用户数量同比增长78%,交易金额、客单价、消费频率也快速增长。
品质深入人心。
随着电子商务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除了价格,质量和服务也逐渐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时考虑的重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双11”购物节的火爆,显示了我国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的创新增长,以及居民消费升级的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消费阶层、新消费力量的全面崛起,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消费向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升级的趋势。
JD.COM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其在供应链中的“护城河”,通过提升服务质量促进用户消费。第三季度JD.COM全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同比增长23%,餐饮、生鲜、母婴消费频次均有所增长,大商超品类用户人均量持续增长。
第三季度,拼多多引入了一批国内外一线品牌,包括品牌旗舰店、专卖店、加盟店。拼多多董事长陈雷表示,随着拼多多的用户基数越来越大,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很多品牌商家选择在拼多多开店。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下,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释放消费动能,必须回归初衷,从提升消费体验入手。此外,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为电商平台的公平竞争奠定了良好基础。“以质取胜”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莫青指出,在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高压下,品牌和商家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这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同时使平台获得更多的盈利机会。(记者马春阳)
【纠错】本文地址:http://725417.55jiaoyu.com/show-27067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推荐文档
- 11.高考总分是多少?2023高考各科目满分多少分
- 12.最新部队总结军事训练方面(5篇)
- 13.最新消防应急预案免费下载(四篇)
- 1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100字(11篇)
- 15.建筑施工实训总结报告精选5篇
- 16.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单招2023年招生简章
- 17.给乘务员的感谢信500字(6篇)
- 18.2023年儿子婚礼的答谢词 儿子婚礼父母的感谢语(6篇)
- 19.最新六年级毕业感言简短 六年级级毕业感言(4篇)
- 20.企业经营模拟实训报告3000字(3篇)
- 21.2023湖北文理学院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2历年)
- 22.现在学什么行业和技术前景好就业好
- 23.2023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夏天的雷雨教案及反思(6篇)
- 24.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有哪些?
- 25.厦门大学双一流学科名单有哪些(6个)
- 26.季度工作总结范文简短(精选18篇)
- 27.最新员工个人绩效考核细则(五篇)
- 28.保洁员工作总结(精选20篇)
- 29.最新大学生活动策划总结(十四篇)
- 30.小211工程高校名单-小211有哪些
- 31.2023广西美术生本科分数线多少分(含2021-2022年)
- 32.理科二本大学排名(理科二本大学有哪些学校比较好)
- 33.世界排名,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
- 34.往年核物理专业大学排名
- 35.2022邢台学院艺术类录取分数线(含2020-2021历年)
- 36.留心的近义词是什么留心留意(留心的近义词是什么,标准答案一个)
- 37.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 38.江西科技职业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大学?
- 39.关于每天努力一点点的励志说说句子
- 40.2023运城学院录取分数线(含2021-2022历年)
- 41.台州学院招生网、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网
- 42.华科文华学院分数线(华科录取分数线多少)
- 43.645
- 44.上海海关学院往年本科招生网站:https://www.shcc.edu.cn/【点击进入】
- 45.陕西985大学有哪些-陕西985大学名单
- 46.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电话
- 47.重庆文理(重庆文理学院怎么样好不好)
- 48.大学录取_大学录取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 49.广东药学院就业_广东药学院就业率怎么样
- 50.珠海科干学院;珠海科干学院一学期多少钱
- 51.浙江财经学院怎么样_浙江财经学院官网
- 52.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_上海中华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 53.药八刀;药八刀是谁
- 54.江西三本大学排名、江西三本大学排名前十
- 55.华工(华工激光)
- 56.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属于哪个区
- 57.往年IC卡智能锁十大品牌排行榜-IC卡智能锁哪个牌子好
- 58.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_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目录
- 59.连云港淮海工学院—连云港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
- 60.江西 大学-江西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 51.9个天文望远镜项目“扎堆落户” 青海冷湖打造优质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 52.冬残奥冠军有可能战胜冬奥冠军吗?
- 5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强化科技创新
- 54.莱阳经济贸易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属于什么办学层次
- 55.解码智慧冬奥|罗涛:创新节能照亮“冰立方”
- 56.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地检查考核启动
- 57.昌邑第三职业高级中学往年招生简章
- 58.首个5G云控物流项目落地应用
- 59.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单招往年招生办联系电话
- 60.五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往年招生简章
- 61.新泰市泰山电力学校怎么样/学费/电话
- 62.游戏AI最强应用,目前竟然是外挂
- 63.织密织牢个人信息保护网
- 64.武汉理工师范大学马房山校区2023年学前教育专业学费
- 65.格力造智能手机“动了真格”
- 66.无棣县铁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怎么样/学费/电话
- 67.人工智能让冬奥会气象预报更精准
- 68.让老年人不断享受数字红利
- 69.幼儿教育专业要学习那些课程?
- 70.新华全媒+丨生命的色彩因你而绽放——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的“中国方案”不断推进

